政策导读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资源网报告编号:2014071603作者:管理者日期:2014-07-16点击:
报告编号:2014071603
订购热线:010-82997479 1369158055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咨询研究项目组会议在中国工程院召开。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工程院院士、项目组、综合组组长邬贺铨,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任志武及参与咨询研究各项目组的相关院士等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听取并论讨了项目总体组、工作组、综合组、领域组等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对项目组研究核心内容、组织方式、安排进度及目标任务进行了要求和细化。
        周济院长指出,这次“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咨询研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为规划服务,为最后的决策做好服务,这个定位非常重要。他强调,项目的参与者们必须明确,不是做规划,而是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咨询,调战略性、前瞻性和综合性。
        周济院长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三个关键词,战略、新兴,还有产业,而不是科研,从研究角度来说,要全面了解各方情况才能拿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议。他同时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交织点,创新驱动在转型升级当中产生了带有战略性的新兴崛起的产业。”
        邬贺铨院士在会上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项目意义的认识,“十三五”规划咨询研究不仅直接服务于国家的“十三五”规划,而且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十三五”的规划不仅是一个常规的五年规划,我们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时期来看待,体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色,反映出创新驱动的精神,它会对今后“十四五”以及更长时间我国的产业有战略性的影响。
        第二,按照国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规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比较宽泛,是定性不是定量。建议在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主要明确产业方向和重点,包括规模的预测,但也要指出为未来产业发展打基础的产业技术储备,到2020年形成产业。
        第三,以战略眼光和开放思维开展研究,“十三五”的研究要在“十二五”的基础上进行,不应该是“十二五”规划的线性延伸,要解放思想,重视颠覆性技术和产业的新增长点,释放产业的潜能,找出“十三五”的需求、机遇和辐射的影响。他说,“过去我们是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研究产业规划,现在要从解决国家长期存在的问题出发,从需求出发,依靠碎片化单项技术的集成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以新的思维解决大问题。” 
        任志武副司长在会上指出,必须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占领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高度上来看待和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他同时强调,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到2015年达到GDP的8%左右,2020年达到GDP的15%左右,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关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数量的同时也要关心它的质量指标,比如,能不能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发展的主动权发挥作用,这比数量指标更重要。另外,“十三五”、“十四五”及今后更多地要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 
信息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4年6月